top of page

如果你真的想實現你的目標,那…

  • 作家相片: katiemovestaipei
    katiemovestaipei
  • 6天前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就要制定「這樣」的計畫!





還記得我當英文老師的時候,常常會發生這種情況:


滿懷希望地打算早上出門前先運動,結果真正運動到的是「我的貪睡按鈕 」😅。我心想:『午休時間我再去健身房』,結果被同事送來的生日珍奶打亂了計畫。我安慰自己:『沒關係,放學後我再運動,』,結果一踏出校門就覺得累炸了——不對,是餓炸了!『好吧!吃完晚餐再說……』等到攤在沙發上時,心裡滿是失望內疚,還有對自己的反覆失約感到極度疲倦



這是不是很熟悉呀?在我英文老師時期,這種狀況經常上演。老實說,即使現在也還是偶爾會發生!我們總是為他人出席,但要為自己出席時便成了個大挑戰



最近天氣逐漸回暖、白日也變長了,讓我感受到一股重新聚焦在健康目標上的能量。而這時,一個超實用的小工具就派上了用場:「如果-那麼計畫(if-then planning)」



這是一種簡單又聰明的方式來預先處理那些可能阻礙你達成目標的情境。公式如下: 👉 如果 X 發生了,那麼我就會做 Y。



這可以幫助你減少決策疲勞,當生活出現突發狀況時,你已經有一套應變方式,而不是臨時掙扎在「要?還是不要?」的矛盾中。

例如:


  • 如果今天是星期二,我下班後就會去跳 Zumba。

  • 如果我錯過了課程,我晚餐後就去散步 30 分鐘。

  • 如果下雨,我就上線跳 20 分鐘的 Zumba。



從小地方開始!先問問自己:


  • 你的健康願景是什麼?(例如:感覺更有活力、對身體更自在)

  • 你想採取哪些具體行動(例如:每週二參加一次 Zumba 課,週五與週日各走路 20 分鐘)

  • 你可能會遇到哪些障礙?(例如:家庭責任、工作壓力)

  • 有哪些「簡單備案」可以幫你即使遇到不理想的情況,也能小小前進一步,5-10 分鐘的小勝利?(例如:如果錯過課程,那就在孩子寫功課的時候,在客廳跳 10 分鐘 Zumba)



只要持續實踐這樣的 if-then 計畫,它會逐漸變成你的第二天性。如果仍覺得困難怎麼辦?那就調整一下計畫,把目標設得更清晰、更小也沒關係。重點是要讓習慣適合你,無縫地融入你的生活!



🧡 如果開心運動是你健康清單上的項目,麼我們本週就在 課堂(或 線上)見囉!



繼續動起來!




xx,

Katie

( Anna Liang 譯 )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