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打造恆久的健康藍圖

  • 作家相片: katiemovestaipei
    katiemovestaipei
  • 7月2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對未來的你,「茁壯健康」的生活長什麼樣子?




上週六,我們舉辦了一場復古風 Zumba 派對來慶祝我的生日🥳。說真的,想到 80、90 年代和 2000 年代現在竟然都被稱為「復古」,真的很 不可思議!但人生就是這樣,不是嗎?我還沒遇過有誰覺得自己的實際年齡和內心感受的年齡完全一致的人。



隨著年紀增長,對健康的定義似乎也不斷地改變,尤其是當我們看著身邊的人逐漸老去,自己也開始累積各種痠痛時,更是如此。



小時候 對健康沒什麼想法,頂多就是擦破皮、得水痘,或是想知道吃多少萬聖節糖果會吃到想吐。再大一點,健康就和體育課那可怕的一英里跑步、籃球練習、電視上 Richard Simmons 的健身廣告劃上等號。(有趣的是,我當時從沒把芭蕾課跟「健身」聯想在一起過)。



到了年輕成人時期健康被外表擠到了一旁 —— 想想雜誌上那些充滿問號的減肥建議,還有為了挑戰自己愛爾蘭白皮膚而去使用日曬機的時光。那時,幾乎沒想過未來,一心只想著神奇方法立即結果



到了三十幾歲,健康終於對我開始有了完全不同的意義。運動成為我紓壓的方式,Zumba 成為我的工作以及創作的出口。我開始 感受到  每天吃下什麼、睡了多少、動了多少,對身體狀態有多大的影響。雖然改變比較慢,但新的習慣卻能待地更久。



現在,進入四十歲,我又感受到另一種轉變。我依然在乎當下的感受,但我也開始把眼光放得更長遠,問自己:我對「未來的自己」有什麼樣的健康願景?不只是兩個月後要穿泳衣時的體態,而是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後,我希望我的健康看起來是什麼樣子?我希望自己還擁有哪些能力?我希望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多少獨立性?例如上下樓梯,或是不用別人幫忙就能自己上廁所?我有哪些慢性疾病的風險?對我來說,在任何年紀都擁有「茁壯健康」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子?



在認真思考「三十年後的 Kathleen」之後,她不再只是個抽象的未來角色,她變成一個真實存在的人。這幫助我看清,與其追求社會告訴我「應該」擁有的樣貌或成就,我更想為了她 現在 就打好基礎。這樣的基礎(無論你的年紀)是來自每天的習慣,包括:每天的運動、均衡飲食、充足睡眠、預防受傷、定期健康檢查,以及維持良好的社交、情緒與心理健康。這些健康的基石,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非常重要,而且無論你從任何年紀都能開始累積改變。(美國 CDC 健康老化資料



這週給你的挑戰: 花一分鐘,想像十年、二十年或更久以後的自己正過著「茁壯健康」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為了讓這個願景實現,你今天可以採取的第一個小而可重複的行動是什麼?如果你有靈感,歡迎和我們分享



🗓 小提醒: 請查看七月課程表,因為有部分課程將取消。我將於 7 月 23 日至 8 月 2 日出國,但別擔心,這段期間我已經 準備好許多線上課程,讓你們依然可以持續舞動!



讓我們一起努力,透過每一次的舞動,朝向更加健康的未來邁進吧!




xx,

Katie

( Anna Liang 譯 )


Comentário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