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katiemovestaipei

「為什麼」而非「什麼」

你的第一個舞蹈動作是「為什麼」


「我想要瘦 5 公斤。」、「我想要每週跳 3 次舞。」、「我想要別人覺得我很美。」

當我們想要達成健康和健身的目標時,我們多常聽到或是想到類似的方法呢?

我們這週的主題,也在幾堂課中提到過了------「你的第一個舞蹈動作是為什麼」。清楚地了解我們來上課的原因與動機,可以幫助我們在每堂課中得到更多,而且也能使我們的目標更容易達成。

從「為什麼」開始的這個觀念,是因作家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的暢銷書「先問,為什麼」,以及他著名的 TEDtalk (最受歡迎前三名!)(有中文字幕唷~)而廣為人知。

尤其當提到領導者與創業家,認清你的目的的這個想法是邁向成功非常重要的第一步,而這個方法,也適用多我們生活中許多不同的領域。根據賽門的理論,大部分的人與大多數的事業都是從「什麼」開始,然後在再去想「如何」達成,最後可能會忘記「為什麼」要做這些事。若你想要帶來改變或有力的影響,讓我們從「為什麼」開始,然後再去了解「如何」,接著以「什麼」作為結尾。

講到健身,我們每天都可以找到一堆藉口,讓我們在邁向目標的道路上脫軌。「我太累了」、「我今天太忙了」、「等 xxx 發生時我再開始恢復我的運動習慣」但我發現當我真的想做一件事時,我就找不到找到任何一個藉口🤣。

所以,如何讓我們的「為什麼要做」大於「為什麼不要做」呢?

           

讓我們看看上面的例子。「我想要瘦 5 公斤。」、「我想要每週跳 3 次舞。」、「我想要別人覺得我很美。」

如果我們更仔細地看,這些有提到「為什麼」嗎?還是他們只是關於「什麼」呢?最終的結果是什麼?為什麼想要急著達到這個目標呢?我們想要別人如何看待自己呢?

探尋「為什麼」代表一個更深刻的理由、代表我們了解最核心深處的自我價值、代表你知道你是誰。「我想要成為一個有活力的母親,可以跟孩子們一起跑跑跳跳」、「我想要過這一個健康長壽的生活,能與我愛的人創造更多的回憶。」、「面對我的身體,我想要感受到平靜與美好,並將這樣的能量散發到世界。」

這些例子幫助我們了解,在我們的人生中,什麼是真正重要的:家庭、交流、健康、自愛等,並用它們作為激勵自己的指標。和穿比基尼很正或在臉書上看起來很美比起來,這些「為什麼」更能讓我們持續前進。

我大學時,一位教授分享他在自己的桌上寫下「So what?」。每當他遇到困境、文思枯竭時,他就會看著桌上的字。每當他因為思維、理論而分心時,就會問自己這這個問題來重新步上軌道。為什麼事實與數據很重要?他作品的目的為何?為什麼別人或他自己要在乎他寫的東西?我常將這個練習應用在我的大學生活中,尤其是在凌晨 4 點要交 paper 的前一天,豁然發現我的內容已經偏離主題😅。

如同我在先前的電子報與你分享的,我開始每天多花些時間寫下自己的想法,發現很多的主題都是關於我的為什麼,也因此幫助我專注在我是誰、我的中心價值、還有我接下來想往哪裡去。

如果你想在今天花一點時間寫下你來上課的「為什麼」,這會對你的來上課的方式帶來什麼改變呢?與其專注在我們想要的結果,不如專注在我們的行動以及我們的動機與中心價值之間的關係,了解這如何能幫助我們了解、尊重與珍愛自己------現在的自己以及未來的自己?

不論你的「為什麼」為何,我們的社群是你「如何」的一部分,來幫助支持你的目標、成功、失敗以及更多!



Keep on moving!

xx,

Katie


(Anna Laing 譯)



10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bottom of page